本报记者 杨 洁
近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开幕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举行。
在冰雪与激情交织的舞台背后,《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商业银行借助一套有力的金融“组合拳”,以多元服务赋能冰雪产业链条,全力护航亚冬会,为“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转化注入新活力。
重要场所
外币兑换服务全覆盖
为全力保障亚冬会,多家商业银行聚焦金融服务便捷性,确保赛事期间服务无缝衔接、时刻在线。
已有商业银行提前对所属冰雪旅游景点周边网点进行了升级。记者注意到,位于哈尔滨市中央大街景点附近的农业银行网点打造了印章台,供游客打卡,并升级了账户服务、外币兑换等方面的金融服务。
作为亚冬会官方合作伙伴,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将为亚冬会组委会提供资金结算、账户管理全流程服务。记者从中国银行获悉,截至目前,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已为亚冬会组委会办理便利化跨境收付款业务1829万美元。
为迎接亚冬会,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聚焦兑换机构数量提升、兑换服务质效优化,多措并举,全力提升入境人员外币兑换服务的便利度、专业度和满意度,已实现亚冬会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主媒体中心以及竞赛场馆等重要场所外币兑换服务全覆盖。
《证券日报》记者从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获悉,该行在全辖营业网点中设立了269个外币兑换窗口,并提供双语服务。
不仅如此,为提高支付便利性,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积极推动服务外延,在全省重点酒店、景区布设外币代兑点、兑换机,进一步拓宽服务半径。
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2月9日发布的消息显示,截至目前,哈尔滨市共有支持外币兑换服务的银行网点605家;各场馆设立14家外币代兑机构、24台自助兑换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新设立1家外币代兑机构及1台自助兑换机;冰上赛区设立2个临时银行网点,同时设置专门的服务窗口,并配备专业引导人员,为运动员、各国家/地区代表团等客户群提供高效的兑换服务。
创新服务
点燃冰雪经济
随着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冰雪旅游的不断升温,冰雪经济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商业银行如何发挥金融作用,助力冰雪“冷资源”释放“热活力”是摆在其面前的一道思考题。
针对亚冬会带来的冰雪产业升级机遇,多家商业银行从全局出发,制定相关金融措施。今年,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出台支持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加快发展十二条措施,并创新旅游景区“整区授信”“冰雪体育场馆建设信贷投入+运力提升收益还款”等贷款模式,进一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聚焦冰雪产业链关键节点,如充满烟火气的住宿餐饮、活力四射的文化体育等领域,推出“冰雪产业链服务图谱”,为不同规模的文旅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作为黑龙江的国际化冰雪IP,承载着黑龙江冰雪文化的魅力,对此,商业银行创新“组合拳”,助力冰雪IP升级。记者从工商银行获悉,工商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联合马迭尔文旅集团等企业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并购贷款+股权基金+债转股”的组合投融资服务方案,于2024年12月份为哈尔滨太阳岛集团有限公司投放并购贷款,支持冰雪项目升级,推动冰雪艺术与商业价值深度融合。
为助力黑龙江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探索打造“金融+文旅+游戏”发展新模式,以“游戏化”理念,创新银行与客户互动模式,打造“名山、名水、名城”新玩法,聚合线上线下资源,助力文旅产业发展。未来,中国银行将聚焦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等全产业链,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持续完善金融产品体系,切实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