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国资大笔增持,廊坊银行第一大股东再迎变

  • 创业
  • 2025-02-11 11:35:04
  • 8

国资大笔增持,廊坊银行第一大股东再迎变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

  近日,河北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廊坊银行变更股权的批复,同意廊坊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廊坊控股”)受让廊坊银行股份。此次股权变更后,廊坊控股持股比例由7.44%增至19.99%,成为廊坊银行第一大股东。

  这是今年金融监管机构公开发布的又一例地方国资接手银行股权的案例,近年来,地方国资成为中小银行股份的关键接盘方,这一现象背后,既有政策引导推动,也折射出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和补充资本的迫切需求。

  廊坊国资成为廊坊银行第一大股东

  公告显示,河北金融监管局同意廊坊控股受让河北大庆道桥工程有限公司(下称“大庆道桥”)持有的廊坊银行3.82亿股股份、受让沙河市鑫汇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鑫汇通房地产”)持有的廊坊银行2.01亿股股份、受让大厂回族自治县润泽商贸有限公司(下称“润泽商贸”)持有的廊坊银行1.42亿股股份。

  此次股权变更后,廊坊控股持股比例由7.44%增至19.99%,成为廊坊银行第一大股东,取代原第一大股东朗森汽车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而大庆道桥持股数量降低至8100万股,持股比例由8.02%降至1.40%;鑫汇通房地产持股数降至2093.73万股,持股比例由3.84%降至0.36%;大庆道桥、鑫汇通房地产均已退出廊坊银行前十大股东之列。

  对于本次股权变更,廊坊控股在公告中提到,“为推动廊坊高质量发展做出国企贡献”。

  廊坊银行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本次国资增持是行内优化股权结构、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要战略举措,体现了地方国资对于银行发展的信心。未来,地方国资还将加大对廊坊银行的支持,推动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更好地构建政、银、企协同发展的稳健区域金融生态。

  廊坊银行成立于2000年,前身为廊坊市商业银行,2008年更名并完成增资,注册资本达3.75亿元。截至2023年末,该行总资产规模为3076.11亿元,位列河北省第四大城商行,拥有分支机构103家。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7月,廊坊银行实施增资扩股,华夏幸福以15.38%的持股比例,成为该行第二大股东。2015年,华夏幸福再次参与廊坊银行增资扩股,以19.99%的持股比例一举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且在2019年继续认购廊坊银行定增,维持原有持股比例。 而从2021年开始,华夏幸福开始处置廊坊银行股份,廊坊国资则持续增持廊坊银行。

  随着华夏幸福债务重组,廊坊银行业务表现也出现波动。2020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从52.49亿元降至45.63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3.54亿元跌至5.39亿元,降幅达60%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廊坊银行合并口径营业收入27.51亿元、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分别减少27.5%、64.2%。其中,该行利息净收入26.89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81.9万元,同比减少19%、85%。

  事实上,廊坊银行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敞口比较大。联合资信在评级报告中指出,截至2023年末,该行针对华夏幸福控股所在集团授信敞口为10.695亿元,授信敞口全部为贷款,且在华夏幸福控股及其下属子公司违约债务范围内。

  一位城商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银行主要股东在和中小银行关联交易过程中,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可能会对银行授信审批造成影响。这也是不少房地产公司喜欢入股中小银行的原因,作为股东的房企风险暴露后,对银行经营稳定产生连带影响。

  河北金融监管局也在批复中提出,廊坊银行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完成上述股权变更事宜。廊坊银行应加强股权管理,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严格控制股东关联交易,完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机制,防范和化解风险。

  三大因素推动地方国资接手

  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宏观经济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投资者对部分中小银行盈利稳定性及经营前景有一定担忧;同时,部分银行股权投资交易门槛高,不少中小银行股权交易成功率不高,而经营比较稳健,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交易成功率较高,由于银行主要股东门槛较高,地方国资成为中小行重要接盘方。

  1月3日,金融监管总局网站披露,保定银行股权变更获批批准。河北金融监管局同意保定市财政局增持保定银行股份80500万股,增持后持股比例为19.92%;同意涿州市财政局通过受让等方式持有保定银行5.69%股权;同意保定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受让等方式持有保定银行15.79%股权。以此计算,当地国资对保定银行的持股比例已超40%。

  再如,2024年11月,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名下宁夏银行共计1.26亿股股份开拍,并于当日成交,成交价合计约2.69亿元,最终被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竞得。

  同月,安徽新安银行51%股权被三家地方国企联合收购,成为全国首家由国资绝对控股的民营银行。该行2023年净利润同比骤降71.76%。

  2024年8月,南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受让正邦集团持有的江西裕民银行30%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这是全国首例地方国资接盘民营银行的案例,标志着民营银行股权结构向国资主导转型。

  一位国有行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地方国资接手银行股权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2023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央企退出非主业金融投资,地方国资则顺势接盘,承担属地金融风险化解责任;二是中小银行普遍面临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贷款率高、盈利能力弱等问题,国资注资成为外源性资本补充的重要手段;三是区域经济协同效应,地方国资控股银行后,可定向支持本地基建、小微企业与民生项目。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城商行与地方国资的联系通常较为紧密,地方政府往往推动地方国资入股城商行;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地方国资入股城商行意愿普遍高于民营资本。地方国资入股之后,有助于优化城商行股东结构,稳定银行发展预期,整合区域资源。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