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随着年报的披露,多家上市银行2024年度分红方案出炉。
界面新闻记者梳理年报发现,截至4月7日,已公布分红数据的23家银行2024年度累计派发现金红利超5600亿元,较2023年度提升超百亿。其中,国有六大行以合计4206.34亿元的分红规模占据主导地位,招商银行(600036.SH)以35.32%的分红比例稳居第一,郑州银行(002936.SZ)则是时隔四年首次分红。
华泰证券发布的研报分析称,上市银行分红比例保持总体稳定。从分红比例维度,8家上市银行2024年分红比例同比提升,8家分红比例下降,7家基本持平。
“银行分红增加是盈利改善、政策引导与资本管理优化的综合结果,短期内提振市场信心,但长期需关注盈利可持续性与资本约束。”某券商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对界面新闻记者说,银行业内部呈现显著的资本、盈利分化格局。
他进一步分析称,中小银行受制于资本补充压力,需在利润分配与资本积累间保持审慎平衡;而国有大型银行凭借规模效应与风险抵御能力,未来分红比例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
工行蝉联“分红王”
国有六大行依旧是分红的“主力军”。工商银行(601398.SH)、建设银行(601939.SH)、农业银行(601288.SH)、中国银行(601988.SH)、交通银行(601328.SH)和邮储银行(601658.SH)合计派现4206.34亿元,占全行业分红总额的七成以上。
其中,工商银行以1097.73亿元的规模蝉联“分红王”,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0.0%。按全年平均股价计,A股、H股股息率分别为5.32%、7.49%。
工商银行副行长段红涛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自2006年上市以来,该行一直保持较高的分红水平,从2007年起,稳居A股分红金额最高的上市公司。同时,为进一步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工商银行在2024年首次推出中期分红,将分红频次由一年一次调整为一年两次。
股份制银行方面,招商银行以504.4亿元的分红总额和35.32%的分红比例领跑。此外,招行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了《关于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计划的议案》,拟在2025年进行中期分红,这将是该行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在业绩会上,该行董事长缪建民表示,招行自2013年起就把保持30%以上的分红率写入了公司章程。去年现金分红比例达到了35.3%,每股现金分红两块钱,分红率相当不错。“当然也有投资者希望现金分红率更高,但是我认为保持比较高、比较稳定的现金分红率,对于为股东创造价值十分重要。”缪建民称。
此外,兴业银行(601166.SH)也首次将分行比例提升至30%以上,2025年该行将择机启动中期分红工作,增加分红频次。中信银行计划分红比例也超过30%。
浙商银行公布的《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显示,现金分红总额为42.84亿元(含税),占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的30.12%。这一比例延续了该行近年来分红比例超30%的承诺,但较2022年的37%和2023年的31.98%略有下降。
该行副行长骆峰在业绩说明会上回应称,2021年为避免影响配股申报进程,该行并未进行分红,因此2022年提高了分红比例。自2016年浙商银行H股上市以来,除了个别年份未分红,其余年份的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30%。2016年至2023年,该行累计分红金额占净利润比重达到25.6%。
相比之下,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分红规模则整体偏弱。其中,仅渝农商行(601077.SH)、重庆银行(601963.SH)等派现超1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郑州银行时隔四年来首次分红。近日,郑州银行公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派发约1.82亿元分红现,但其9.69%的分红比例仍远低于行业均值。2020年—2023年期间因盈利能力持续承压等原因,该行未进行现金分红。
对于9.69%分红率的原因,郑州银行解释称,一方面受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该行营收水平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该行加大风险资产处置力度,顺应监管引导留存未分配利润将有利于该行进一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在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姚旭升看来,“不同类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盈利能力存在差异,部分中小银行需要在分红与资本补充之间取得更谨慎的平衡,国有大行由于规模和稳定性优势,分红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为股价提供支撑
增加分红比例以及频次是银行估值提升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平安银行(000001.SZ)、交通银行、渝农商行、常熟银行(601128.SH)、中信银行(601998.SH)等多家银行近期密集发布了估值提升计划。从计划内容来看,多家银行提及稳定分红预期、增强股东回报的措施。
比如,交通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计划未来三年(2025-2027年)每一年度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会计年度集团口径下归属于本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分红频率上,将适时实施一年多次分红,使投资者及时分享本公司发展的成果,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青岛银行(002948.SZ)估值提升计划提出,每年以现金方式向普通股股东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归属于该行普通股股东的可分配利润的20%。
二级市场上,银行板块去年表现强势。Wind数据显示,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银行业以34%的涨幅位居2024年涨幅榜首位。据Choice终端数据,截至4月2日下午收盘,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仅有招商银行市净率大于1,其余41家均处于破状态。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对界面新闻记者说,上市银行低估值既损害了股东利益,也制约了银行资本融资的空间。上市银行稳定现金分红与重视投资者回报,向市场释放三重信号:一是用真金白银锚定长期资金,对冲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疑虑;二是通过强制分红政策倒逼经营能力升级,提高市场信心;三是重塑股东回报机制,将中期分红与年度分红结合,让投资者从“年度等粮”变为“半年度收息”,增强资金使用灵活性的同时,也为股价提供阶段性支撑。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多家上市银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回应了市值管理的工作安排。不少高管认为,业绩才是市值管理的核心。
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在业绩会上表示,做好市值管理,最核心的是做好经营、增强盈利能力,第二是要增强风险管理,第三是要增强创新。“如果市值管理的核心变成讲故事的话,市值管理是做不好的。”
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表示,做好市值管理需要“内外兼修”——外部来看,首先看大市要增强信心;从内部来讲,关键是“练内功”、增实力。
薛洪言表示,提升银行估值,核心在于重塑增长预期。路径上看,在资产端,须加速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在控制不良风险的同时持续提升资产收益率;在负债端,借助多元服务持续优化存款成本,并建立“以资产定负债”的动态平衡机制,更好地稳定息差水平。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