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李玉雯 每经编辑 张益铭
近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迎来声势浩大的回购增持潮。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提振市场信心,银行业正在积极展开行动,加大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推进力度,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增持回购需求。据央视新闻,初步测算,相关授信总额已超过3000亿元。
此外,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地相关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表态,全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工商银行近日组织开展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行动,服务上市公司开展股票回购增持、加强市值管理等各类需求,对接企业资金需求近500亿元。
建设银行近期成立股票回购增持专班,全力推动对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开展股票回购增持、加强市值管理等各类金融服务工作,已与超过80家意向企业对接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
记者从交通银行获悉,4月9日,上市公司国际医学公告称,其已取得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最高不超过人民币4450万元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承诺。目前,交通银行已给予约80家企业超25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授信,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工业软件、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
近日,美的集团、精工钢构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披露获得中国银行回购或增持专项贷款支持。据悉,截至3月末,中国银行已支持73个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合计达成贷款意向金额253.6亿元。
农业银行近日已与多家央国企、民营上市公司达成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合作意向。据悉,截至3月末,农业银行累计为“三农”、先进制造、绿色金融等多领域53家上市公司提供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服务,贷款签约金额超150亿元,已投放金额超85亿元。
股份行方面,近期,海正生材、歌尔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披露获得兴业银行回购或增持专项贷款支持。据悉,截至3月末,兴业银行已与44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达成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合作,并完成公告,贷款上限规模超66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80%,科技企业占比超60%。
截至4月9日,浙商银行已与近60家上市公司及股东达成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意向合作,储备拟回购增持金额超80亿元,授信资金规模超50亿元。
作为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新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于去年10月设立,旨在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面世近半年来,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发挥了“校正”资本市场超调、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在此期间,央行也结合市场关切,不断优化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政策安排,尤其是针对贷款比例、期限等核心政策要素,已经将申请贷款时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到了10%,将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到了3年,并且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便利银行开展贷款业务,充分满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融资需求。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不够可再增加。据央视新闻4月10日消息,近期各家商业银行正加快落地回购增持贷款,初步测算,授信总额已超过3000亿元。
此外,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地相关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表态,全力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4月7日,浙江省国资委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浙江证监局召开省属国有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工作座谈会,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大力支持省属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4月8日,上海上市公司和国有投资平台纷纷发声,支持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4月9日,江苏省委金融办、江苏证监局联合召开全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山东省国资委与山东证监局签署合作备忘录暨召开推动增持回购座谈会。天津市国资委召开市属国有上市公司工作会,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广东证监局、广州市委金融办、广州市国资委联合召开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会议,用好市值管理“组合拳”,积极传递“稳得住”的信心。
同样在4月9日,四川省国资委印发《关于提高省属监管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及支持监管企业和上市公司依法合规用好用足市值管理政策和工具。
此外,北京市国资委也于近日召开推动市管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及国有股东按市场化原则依法合规适时增持股票,具备条件的上市公司有计划实施股票回购,有效维护上市公司市值。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