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金基研》 祁玄/作者
近年来,“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在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升级的关键词。各地政府积极拥抱新兴技术,致力于催生新型产业和业态,旨在通过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
去年年末,国内资本市场也进行了调整,其中,上交所发布了《关于修订上证180指数编制方案的公告》,并于2024年12月16日正式实施。上证180指数进行了“焕新升级”,“新质生产力”在指数中的比重有所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引入不仅有望推动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还可能为投资者带来新的机遇,促进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1
上证180指数更新了哪些内容?
上证180指数自2002年7月发布以来,历经二十余载,已成为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标杆指数之一。其选取了沪市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18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主要聚焦于大盘蓝筹股,旨在全面反映沪市整体表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行业分布多元化等市场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与二十多年前相比,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为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上证180指数也需要对此进行“更新改造”。
在2024年末,上交所发布的《关于修订上证180指数编制方案的公告》中,其主要修订的内容方向主要为三个。
首先,在选样方法中,此次调整采用了“流动性筛选”与“市值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可通过观察成分股的流动性,按照这一筛选条件剔除流动性较差的股票,降低因交易不活跃导致的指数波动风险。同时结合股票的市值,优先纳入市值更大的股票,延续“大盘蓝筹”的特点,使得指数样本覆盖更多优质的上市公司。
第二个调整的重点是主要关于“平衡性”。设置了个股、前五大样本权重上限,即单只个股权重不超过10%,前五大成分股权重合计不超过40%的上限水平。通过设置其上限,分散头部公司对指数的波动影响,以提升指数的稳定性。
另外,此次还新增了“行业均衡规则”,通过该规则,使得行业权重与市场实际结构相匹配,更能通过指数反映沪市的行业格局。
第三则是引入了ESG(环境、社会、治理)的可持续投资理念。通过剔除中证ESG评价结果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证券,降低样本发生重大负面风险事件概率。ESG的纳入,符合长期资本保值的需求,为指数长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通过此次升级优化,上证180指数的“综合能力”得到展现,行业均衡,指数效率及稳定性进一步提升,更好地反映了沪市核心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2
新质生产力彰显指数配置价值
上证180指数作为沪市大盘蓝筹的核心代表之一,在其修订方案的实施的内容中,也积极响应了国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部署。
新质生产力所涵盖的领域,如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科技等相关行业,在此次修订中得到了重视。为了提升指数的行业分布均衡性,新增了行业均衡规则,在保留传统行业优势的同时,适度增加了新兴行业的权重,实现了稳定性与收益弹性的有机结合。这一调整不仅扩大了“新经济”领域的覆盖范围,还构建了更具中长期价值的资产配置组合,同时也有助于分享沪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上证180指数的“科技含量”高于市场上的一些常见的宽基指数。截止2024年年末,上证180指数的科创板成分股的占比提升至9.61%,通过对比来看,中证A500的科创板成分股占比为5.34%,而沪深300则为4.91%。这一变化也体现出上证180指数对科技创新领域和对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的重视,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参与“新质生产力”的渠道。
在上交所于2024年11月14日发布上证180指数调整修订后不久,2024年11月20日,多家基金公司集体上报了上证180ETF产品,随后于2024年11月29日,多只上证180ETF迅速获批,彼时已获批的上证180ETF包括鹏华上证180ETF、银华上证180ETF、南方上证180ETF等等。从修订方案的公告出台,到多只上证180ETF审批通过,整个过程耗时半个月左右,这一高效进程也体现出市场对修订后上证180指数的关注与认可。
在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离不开政策层面对指数投资的大力支持。在2024年4月12日,新“国九条”提出要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ETF的审批效率得到了提升,为指数化投资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上证180ETF也由此受益。
简言之,上证180ETF产品的扩容,让投资者拥有了更加便捷的工具来配置沪市核心资产。随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持续强化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聚焦沪市核心资产的上证180ETF有望进一步凸显其配置价值,成为投资者把握市场机遇的重要选择。
免责声明:本研究分析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研究分析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交流、分享、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研究分析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研究分析,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基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本研究分析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
有话要说...